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與聲音大師對話之一:Hans De Back (漢斯) & Mark (馬克)

漢斯與馬克
音樂打開一扇小窗口
新的力量穿越過往的傷痛

走進我們約訪的教室,漢斯與馬克正在示範他們兩人的工作,他們的聲音穿透彼此,也穿透整個空間。琴瑟和鳴的形容一點也不誇張,坐在一旁的我們,在在感受空氣中難以形容的神聖。兩人對彼此的專注與尊重,是整體畫面中最令人動容的 地方。以我多年的靜心經驗,那一刻,
他們兩位都處在相當深的靜心裡,關照彼此細微的呼吸,非常細膩地呼應彼此的給予與接收。

換句話說,他們都在呼應彼此的「在」。

很多人都以為,靜心是一種儀式,一種安安靜靜閉上眼睛觀想,有特定坐姿、 手印,必須專注某種呼吸,或近乎與世隔絕的法門。其實不然。靜心,是一種淨空、全然「在」的品質。通常,淨空的時候,我們會像許多樂器一樣,很敏銳地對環 境作出適時的回應。這,對我來說,是最神聖也最滋養的時刻。

在某種神聖的片刻中,人們常常用神、佛、愛、慈悲或聖靈充滿的說法,來形容這種備受感動的境界。這種經驗往往以一種「無我」的狀態在呼應周遭,給出當下最真誠的回應。換言之,這是一種淨空下與周遭環境合而為一的滿足。

眼前的這一幕,如此神聖。

如果仔細聽,除了漢斯手上的樂器以及馬克發出如樂器般的聲音之外,你甚至可以聽到周遭環境的附和。當然,一旁人所投諸的專注,讓整個空間更顯莊嚴。除了人,身旁大大小小的鑼、缽、鈴、鈸、磬、鼓,好像也以它們不為人知的純淨回 應著當下的發生。有聲、無聲,全被當下的音波斂掠。即使窗外車水馬龍,毫不減損眼前合而為一的聖境。

能看,固然是一種幸福;能聽,更是一種偉大。傾聽本身就代表了相當程度的 尊重、敬重與神聖。當你心無旁騖、無我且全然的接收對方的時候,單單這樣的舉動就能滋養人心;這是你給這個世界最珍貴的禮物。我們經常在人際關係裡因為疏 於傾聽,而說出許多對對方毫無幫助的話,甚至引發無謂的口角。更別提,多少次我們因為對方沒能傾聽我們的聲音而怒火中燒。

能否先放下要別人聽我們說話的期待,先學學傾聽的藝術。畢竟,深信傾聽是一門重要學問的人是我們自己,不是嗎?